维基体育:文创产品不等于“杯子+图案”必须分析市场需要什么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个老话题,维基体育然而,不少所谓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特色产品却依旧走在“同质化”“低端化”的老路上,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对自我发展也无裨益可言。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贵州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高光友对此感触颇深。
“产品开发前,必须分析市场需要什么,现代审美究竟是怎样的。”于是,高光友在坚守传统手艺的前提下,设计出多款功能性更强的盘、盒、碗等产品,并在图案花纹上开发更“时尚”的符号。
然而,与诸多民间手艺人一样,他对市场的认识出了岔子。“您漆器上的图案,很难找出几个具有彝族特色的纹饰,花花草草固然迎合了某些大众的审美,但民族和传统的特色哪里去了?跟其它漆器放在一起,辨识度在哪里?”一位外地客商一针见血地说,大方彝族漆器的魂就在彝族特色上,“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实用性、时尚化的文创产品,但一定得有文化的骨血,否则肯定被市场淘汰”。
眼前来讲,更让高光友始料未及的是,市场上逐渐充斥了各种假大方漆器,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这根源于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及时跟上,缺乏权威商标。”高光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今年一定要把注册商标拿下来。
其实,在文化资源开发时,缺乏对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珍视,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缺乏高水平的创造、创新和创意,是我国相当多地区的软肋。那么,问题如何解决?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一位“80后”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启示。
20世纪80年代,六盘水市水城县将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挑花、刺绣、蜡染等民间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挖掘出了一种具有水城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水城农民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城少数民族风情农民画已经蜚声省内外。
徐承贵是水城农民画第一届培训班的学员,到如今,他已经画画、卖画30多年,颇有些名气。“之前这手艺不怎么挣钱,许多人都坚持不下去。如今认可咱画的人多了起来,但要创新性、产业化发展,全靠我们这些‘土画师’,眼界和能力十分有限。”徐承贵将希望寄托于儿子徐源身上。1989年出生的徐源,初中就开始参加贵州省旅游商品绘画设计比赛,作品多次获奖,后来进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系,大二就开始了立足于水城农民画的创业。
“之前,水城农民画火是火起来了,但衍生产品却很粗糙、低端,进入市场潜力不大。所以必须在研发和设计上下足功夫,从‘制作’转变到‘创造’。”徐源介绍,他组建起了一支大学生的开发、设计、制作、营销团队,注册了“夜郎风”商标,“目前,团队从画中的彝族、苗族、布依族的服饰上开发了96个特色符号,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我们再把这些符号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符号租赁,进行产业化发展。”
如今,徐源团队设计研发的“黔纹”品牌已经有23种产品,“特色胸针、钱包、首饰、茶杯等连续两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受到热捧,从来不愁销路”。徐源说,大家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买你的产品?这是因为我们把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于其中,“如何把特色文化加工提炼、做成品牌,这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一个难题,也是其潜力和魅力所在。”
徐源最后谈道,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一个杯子加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在符号开发、产品形制等许多方面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下一步,我们准备建立一个创客空间,将水城的画师、设计师、中小学美术老师等人才都纳入进来,交流梳理好点子、好创意。大家以知识产权入股,实现长远、持续的发展。”
针对文化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等问题,贵州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过程中,已经编制出《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之毕节市专项规划》等文件,将引导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型文化企业,“这也是从供给侧发力,为文化消费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化精品。”
核心阅读: 晚熟是一个褒义词,既是一种求新求变、不愿固步自封的精神,也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晚熟的人》里,我既是写作者,同时也是深度介入到故事里的一个人物。…
核心阅读: 有人在看完《烟火漫卷》之后,特别想来哈尔滨看看。读者能够被这样的人间烟火感染,我觉得自己没有浪费笔墨。…